我整理了清华大学过去十年(2013~2022)的就业数据,它们来自校方职业发展中心的就业质量报告,我希望每一名大学新生都可以在入学的第一年就看到这份数据,这会对他的职业规划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曾有一个段子说:有种观察行业见顶的方式,就是看清华北大的就业去向。
2005 年,清华北大毕业生纷纷去宝洁、联合利华,然后外企发展就见顶了。2008 年,清华北大毕业生打破头去银行、移动等垄断国企,然后国资委就限薪了。2015 年,清华北大毕业生纷纷去互联网,然后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。2019 年,清北学生毕业去深圳当教师,然后深圳教师大减薪。2020 年,清华北大毕业生纷纷考公、考编、考街道办,然后地方政府卖地的好日子就到头。
清北毕业生作为就业竞争力最强的应届生群体,他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周期的位置:只有快速上升期和巅峰期的行业,最能够提供更高的预期收益,从而吸引头部高校的毕业生。
但 “见顶” 则不见得,互联网泡沫破裂过很多次、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、经济也有大小周期…… 要拎得清网络段子与严肃分析的区别。
我整理了清华大学过去十年(2013~2022)的就业数据,它们来自校方职业发展中心的就业质量报告,我希望每一名大学新生都可以在入学的第一年就看到这份数据,这会对他的职业规划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01. 出国更难了
除了三大去向,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创业、gap、拟继续深造等,或暂未明确去向,因此三条曲线加起来并不是 100%。
2020 届(即 2020 年毕业的本科、硕士、博士)是出国人数腰斩的开始,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以及美国政府对签证的限制,那年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数量下降了 70%、签证发放数量骤减 99%;
2020 届 “国内深造” 的抬高是由于学校考虑到留学形势,临时扩招了一部分研究生,这个政策只持续了 1 年,在 2021 年以后,无法出国的毕业生则被吸收进 “就业”,大幅提升了 “就业” 占比,同时 “国内深造” 比例下降到往年水平。
2020 届的就业比例保持稳定,是由于绝大部分 2020 届的毕业生已经在 2019 年的秋冬季完成了秋招,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。
2013~2019 年的 7 年里,毕业生出国比例都稳定在 16% 左右,近 3 年的突发性降低有更多的临时因素,并不意味着留学和出国这一选择失去了价值,2023 届以后很大概率会回升到正常水平。
02. 本科生:读研性价比最高
除了三大去向,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创业、gap、拟继续深造等,或暂未明确去向。
本科与本硕博整体大同小异,留学占比见底,但毕业生更倾向读研,而不是就业。这是由于清华大学的保研率相对较高(2021 年为 58.3%),外校保研、考研也更有优势,在学历贬值期、经济低谷期自我提升,等待复苏时再进入就业市场,一般来讲是更明智的选择。
03. 宇宙尽头是?
此处的占比指 “体制内就业” 人数占同年 “本硕博毕业生” 总人数的比例;2022 年数据未公布。
名词解释:“体制内就业” 包括党政机关、军队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四类去向。
2018~2019 年是一个分界点,此前的走势是每年下降约 1% 的平缓曲线,近 3 年则陡然抬高,每年约 7% 的毕业生超额涌入体制内。
刘鹤提出:“搞计划经济” 是根本不可能的,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。随着 2023 年中国经济的整体性好转,这条曲线是否会回到曾经的位置?
另外,一些很不严谨的媒体曾经在 2021 年发表过 “清华七成毕业生进体制” 的文章,其实七成是 “体制内” 占 “签三方就业” 的占比,而不是占 “所有毕业生” 的比例。
“签三方就业” 指签订三方协议的就业方式,除此以外还包括灵活就业;灵活就业又有四类:签劳动合同就业、用人证明登记就业、自主创业、自由职业。以 2020 届为例,所有 “就业” 人数中,只有约 74% 是 “签三方就业”。
因此,实际上 2021 年进体制的毕业生,只占所有毕业生的 47%(详见上文曲线图)。
此处的占比指各类单位就业人数占同年 “签三方就业” 人数的比例,而不是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例;2022 年数据未公布。
这张图从另一个侧面看出 “体制内” 逐渐成为疫情期间的避风港。
此处的占比指各类企业就业人数占同年 “签三方就业” 人数的比例,而不是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例;2022 年数据未公布。
2018 年之前是 “国退民进”,2019 年之后则 “国民共退”,而外企的占比始终低迷且仍在缓慢下降。
04. 创业浪潮不再
数据涵盖了同年的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;该结果比实际上的创业人数要少,因为学校的统计没有涵盖挂靠公司创业、副业创业、在校期间创业等情况。
2014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 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 的口号,随之迎来了几年毕业生创业的热潮;而热度逐渐平息后,创业人数已经持续 6 年负增长,2020 年的创业者只有巅峰期的一半。
05. 体制是版本答案,IT 是时代趋势
此处的占比指各类企业就业人数占同年 “签三方就业” 人数的比例,而不是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例;2013 年数据由于口径差异不纳入本次统计;具体行业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划分的 20 个行业分类
图中的 5 个行业具体含义如下:
信息技术:互联网、电信、广播电视、计算机、软件、数字内容等;
教育:学前教育、初中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成人教育、职业培训等;
公共管理:党政机关(党、人大、政府、法院、检察院、政协等)、群众团体(工会、妇联、共青团等)、基层组织等;
金融: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邮储等;
科研:各类科学 / 工程 / 社科 / 农 / 医等研究院、气象、地震、测绘、技术检验等。
信息技术从 2014 年开始保持了持续 5 年的增长,在 2022 年仍然是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,毫无疑问 IT 业依然是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新大陆。
有必要说明的是,2021 年的数据看起来很奇怪:IT 突然下跌,而教育、公管大幅提升,这是由于 2021 年就业低迷,大部分单位响应号召,扩招收留了一部分应届生,2022 年的数据就又回到了正常水平(但依然比 2020 年有增长)。
金融业在 2016 年以前是最火热的就业去向,先后被 IT、教育、体制内等去向取代。
科研也是先经历了多年下降,在疫情期间又逐渐回暖。
整体来看,IT 在过去 10 年整体是增长的,是长周期的上升行业;金融相反,作为内卷之王开始逐渐小众化、精英化;教育、科研、公管作为体制内就业的代表,在 2019 年以来异军突起,但能否保持长久还充满了变数。
06. 北上广和其他
数据涵盖了同年的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。
北京、上海、广东加起来占据了约 2/3 的就业去向。
广东省作为大学生流入数量最多的省级地域,2017 年前也对清华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吸引力,吸纳毕业生数量是上海市的近两倍;那几年的北京由于雾霾、房价、户口限制等负面因素,留京毕业生越来越少。
到了 2018 年,上海市颁发了一个新政策,清华北大两校的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上海,至此与广东打平;北京市也在 2021 年进一步开放了户口限制,但留毕业生就业只是第一步,买房、定居依然是难题,工作几年又回到二三线的也不在少数。
07. 找工作更容易了?
人均指同年的本硕博平均;2013~2015、2022 年数据缺失。
数据反映,大家只用投递更少的简历,就可以收获和往年差不多的面试机会和 offer。我认为这是由于大家求职意识和求职技巧的提升,在学历内卷的背景下,漫无目的的投递更少了,精细化简历和认真准备的人多了起来,求职目标更明确了;也可能是清华学子刷简历、卷实习的意识更强,就业竞争力更强了?又或者是新的投递渠道出现,提升了效率?或者单纯是校方统计样本的不合理?
08. 博士数量翻了一倍
大概在 2016 年,清华出了一个新政策:助理教授也有资格当博导带博士(在其他学校是不允许的),从那年起开始扩招了很多博士,等到 5 年后的 2021 年就体现在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上了,2022 年的博士生已经是 9 年前的两倍。
09. 最后
据说,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的一堂课上,有学生问他:从经济学角度来讲,在经济危机那几年毕业的大学生,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,才能赶上经济繁荣期毕业的大学生?
克鲁格曼给出的答案是:Almost Never。
他的答案未必正确,但足够令人警醒。
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,一名大学生首先应该了解的问题是:我身处时代周期的哪个位置?再去结合家庭出身、个体特质,决定是采取激进或保守的职业策略,决定去选择何种行业、何种岗位。
没有最好的职业,宇宙也不存在尽头,最重要的是,永远依据严肃的调研与推理来做决策,以及遵从内心的声音。